2013中国中篇小说年选 EPUB 电子书

作者: 谢有顺
格式: PDF EPUB MOBI TXT CHM WORD PPT
图书简介: 2013年中篇小说年选选入11篇本年度公开发表、较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作者既有60年代的知名作家薛忆沩、杨晓升、普玄等,也不乏70、80后的文坛新秀阿乙、文珍,各具特色的时代烙印使他们的作品呈现特点鲜明又各领风骚的文风。
《通往天堂的最后那一段路》是作家薛忆沩通过革命题材讲述“人”的故事的一次尝试。第一版完成于2003年。而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其新版之作。其中对“天堂”部分的重写,是薛忆沩对自己的这部经典作品重写的关键。重写之后,“天堂”这一主题得到了深化和强化。不光是对细节的改写很见功力,对小说结构和节奏的调整,也很能展现薛忆沩近年来的长进和他对小说更深刻的理解。在我们这个崇尚物质的时代里,这种“极端”的重写无疑是一种宝贵而难得的激情。而《春天》一篇,作者阿乙借助于春天的死亡事件,把自己的幽深笔触探向当下不无迷乱的社会现实,指向同样暧昧复杂的人物精神世界。整部小说足称气韵丰富饱满,但对于一些关键性细节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进行详尽细致的铺叙渲染。语言简单,一如客观、冰冷的人间。值得一提的是其叙事结构上跟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记忆碎片》的叙事手法如出一辙,都是典型的先给出故事结尾,然后再一段一段的逆推回故事开首,别具一格。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插图珍藏本)》作者不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古代文献中常见的古人的服装和佩饰、饮食和器皿、宫室和起居、车马与交通作了介绍,而且其中也有些异于成说的一得之见,实为现代人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必读之书。...
153 Likes
《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后中国文坛纪实(修订版)》收录了作者多年积累和访谈而得的13篇文章,及11篇追忆当年采访和幕后花絮的“题记”,所写都是读者较为熟悉的现当代文坛“名角”:俞平伯、沈从文、老舍、丁玲、赵树理、郭小川、汪曾祺、浩然、严文井等。...
160 Likes
中国佛教文化简明辞典是为一般佛学爱好者编写的辞书,也是提供认识及深入佛教义理的知识性读物。全书依据内容,分为起源背景、佛菩萨、教制教职、人物、历史事件、教义、经籍书文、礼仪节日、道场寺院等十一个主题,几乎涵盖了中国佛教文化相关的所有方面,将近3000个词条。各个主题中的词条编排打破了传统辞书依照笔画顺序...
186 Likes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名家丛书·黄蓓佳少儿文集:碧玉蝈蝈》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黄蓓佳的散文自选集,从中你能看到一位作家温暖细腻的内心和五彩缤纷的生活。作者在青春岁月中笑过、哭过,有欢乐也有哀愁,就像一个诱人的青苹果一样,甜美而又略带酸涩。一盆鲜花、一片落叶、一句乡音,都能轻轻地触动她的内心。一次异乡偶遇、一...
66 Likes
在潘绥铭教授的主持下,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在2000年、2006年和2010年,三次对中国人的性生活与性关系进行了全国总人口的随机抽样调查。这本书就是三次调查的结果的汇总与分析。本书深刻地揭示出,在21世纪的前10年里,中国人的性生活与性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有一些很出乎人们的意料。本书分为多个专题,不...
66 Likes
本书按照题材,将收录的100部中国经典名著分为六大部分,即“哲学宗教”、“历史地理”、“诗词散文”、“小说戏剧”、“政治军事”和“科学技术”,分别介绍了自先秦至近代的现代文化经典,如《周易》、《诗经》、《楚辞》、《孙子兵法》、《九章算术》、《左传》、《水经注》、《李太白集》、《虬髯客传》、《窦娥冤》、、《三国演义...
159 Likes
《中国人的圣书:论语》是中国经典中最好的一部,它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圣人的言行录,也是中国文学中最好的传记书。《中国人的圣书:论语》通过对《论语》经典章节进行解读,将孔子教学、为人的精髓,生动活泼地呈现给读者,不仅内容丰富,可读性极强,而且评价客观,在《论语》解读中不可多得。...
173 Likes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迎来了一场资本与形式的狂欢,却似乎也褪不去精神贫血的灰色底调,本书围绕着这一外在环境与内在表达之间的双重变奏,系统梳理了这十年的艺术创作和事件,介绍了参与其中的几乎所有重要艺术家,并附高清作品图片近两百张,构建了一幅全面、深入的现世艺术景象。...
137 Likes
书中善良、勤劳的小伙子阿壮请画师花了一幅女子画像,谁知画中女子变成了真人,名叫阿彩。她为阿壮烧饭缝衣,并成了他的妻子。一次偶然的机会,皇帝吃了阿彩用法术变出的布谷鸟,很是喜欢,想方设法要把阿彩强占为已有。最后,聪明的阿彩缝制了一件用百鸟的羽毛织成衣服,使贪得无厌的皇帝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112 Likes
《倾覆与重构: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大起底》以史籍记载为基础,借鉴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宗教学和军事学等学科,从背景、类型、原因、特点、结果、是非、防变,以及中西方差异等方面,对中国式农民起义进行探究,并剥去曾经贴在这些古代农民暴动和群体性事件身上的标签,从人的立场上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阐释,...
86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