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 CHM 电子书
格式:
PDF
EPUB
MOBI
TXT
CHM
WORD
PPT
图书简介: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2013年修订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体现党的十八大精神,体现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联系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实际,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在原版基础上补充了新的材料,对一些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分析和回答。全书力求观点鲜明、说理透彻、事例生动、表述通俗,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说服力。
作者以雄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力,试图全方位地恢复马克思著作中被扭曲的所谓“乌托邦主义”的深刻内涵。他认为,如果失去了以追求未知世界为特征的“乌托邦主义”,那么,实际上就意味着人类减低或放弃自身的创造能力;之所以说毛泽东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是由于他充分保持了“乌托邦主义”的冲动,同时又根据中国国情,把马克思...
148 Likes
从中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云一直弥漫着西方绘画的天空。它并非单单是一个描绘性的主题,还是一个绘画符号学的因素,它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最初,它被用来使神圣事物出现在现实中(基督升天、神秘主义幻象等等),其作用正如戏剧中的机械道具;在文艺复兴时期,它的功能变得模棱两可,因为当时透视模式开始起调节作...
137 Likes
《马克思主义与城市》内容为通过纳入一个城市—空间维度。马克思的主要分析工程是如何得到加强的,而且,反过来,城市研究的某些主题和我们对城市的理解,是如何经由它们与马克思主义的联姻而得到说明的。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与城市的相遇有助于澄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某些中心问题。...
191 Likes
本书围绕着一个包含多重含义的主题进行。尽管杜尚的现成品打破了与以往任何已知风格的联系,但是作者德•迪弗却认为,杜尚将现代主义艺术实践的逻辑当作他的作品的主题本身。那是审美判断的一个转向,即用“这是艺术”来取代经典的“这是美”。德•迪弗在重新读解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时,运用这一转向(用“艺术”一词系统地替换“...
128 Likes
马克思主义理性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议题之一,是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观中诞生的。本书研究的就是卢卡奇对于马克思主义理性观的态度和看法。本书开篇分析了马克思与哲学、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这是为了探讨卢卡奇在意识形态理论的背景之下对马克思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研究;随后研究认识论的非理性问题,作者将马克...
176 Likes
本书借鉴马克思和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研究的理论框架,结合中国城镇化的实践,提出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与建立新型城乡关系的建议。全书分为八章。第一章在全球背景下,以历史、理论的视角,审视城市化作为人类社会进程的逻辑起点;第二章在马克思和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下,对资本主义城市化的相关理论进行解读;第三章以...
135 Likes
阿伦?布坎南是美国杜克大学公共政策和哲学教授。1975年毕业于北卡罗来纳大学,获博士学位。在伦理学和社会正义理论方面颇有建树,担任多个政治咨询专家的职务。 本书从功利主义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进行了解读。作者认为,资本主义之所以受到马克思的谴责,是因为这一制度无法更好地满足人类需要,而共产主义在这方面...
190 Likes
在《共产主义宣言》发表以来的一个半多世纪中,马克思主义一直是现代世界思想乐章的重要主题之一,由于它动员社会力量的能力而成为20世纪历史上一种至关重要的存在,在某些时期成为一种决定性的存在。本书收集了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从1956—2009年在马克思主义领域所写的许多作品,实质上是对马克思(和不可分开的恩格斯)思想...
134 Likes
凯?尼尔森(1926—)是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荣休教授,现为加拿大肯考迪亚大学的兼职教授,曾任教于纽约大学。尼尔森著述颇丰,出版了30余本著作,发表了400多篇论文。他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成员,加拿大哲学联合会前主席,《加拿大哲学杂志》(该刊是反映加拿大哲学研究最高水准的杂志)的创始人和原主编之一。本书简介:本书...
123 Likes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好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国情、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编写了该读本。本书分十个专题结合实际、简明扼要地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全书注...
153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