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纬叙事研究 WORD 电子书

作者: 张泽兵
格式: PDF EPUB MOBI TXT CHM WORD PPT
图书简介: 谶纬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富有神秘色彩的文化形态之一,汉儒借助事件的叙述建构其文化秩序,经纬纵横,谶纬相杂。从叙事的角度看,“谶”是重在将不同时间所发生的事件联系起来叙述,使过去发生的事件与正在发生的事件和将要发生的事件之间形成一种神秘的逻辑联系。“纬”则是侧重从叙事空间上铺陈展开,使得预测性言辞系统化、结构化。经纬纵横交错,事件编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事件的产生也因此形成固定的话语机制,由此成为中国叙事传统中独具特色的谶纬式叙事。《谶纬叙事研究》以谶纬对叙事要素的培育为基本思路展开论述,其中包括虚构能力的增长、可能世界的建构、意义的编织、结构与故事的转换生成和人物的符号化等方面。
张泽兵专著的《谶纬叙事研究》共七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本书的学术背景与研究意义,描述相关研究成果,对相关的概念进行辨析,并对研究思路与方法做出说明。
第二章,考察谶纬的文本形态。从文献的角度来看,光武帝刘秀所颁布的图谶八十一篇为定型的谶纬,也是后世学者辑佚试图恢复的文本,可惜我们已经无法窥其全貌。它散落在史传、经传、注疏、诗文选集、类书等典籍文献之中。在流传的过程中,纬中有伪。谶纬的流传文本在道教、古代社会政治预言以及古代天文星象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谶纬采用候、图、符、箓等丰富多样的非常规叙事媒介,还不断地神化叙事媒介,以期增强叙事的权威。从谶纬文本的语言特性来看,谶纬之文的叙事信息呈现片断化的特征,是“可写的文本”。
第三章,从谶纬的发展历史中去考察“虚构的权威”。“从虚构的权威到虚构的经典”是谶纬所走过的一段历程。在这个过程中,谶纬曾经借助虚构的权威获得极大的发展,谶纬的政治功能和神学功能都得到彰显。多虚妄之词的谶纬在这一阶段不以审美为目的,而是攀附在权力的宝座上,享受国策的荣耀。在统治者的推动下,谶纬走上了经典化道路。“儒者争学图纬”,在知识阶层的参与下,谶纬吸收先秦以来的各种虚构因子,包括神话、历史传说、阴阳五行、灾难、祥瑞、符命、图菉等内容。这既汇聚了先秦以来的各种虚构故事和想象世界,承传了原始想象力,也开拓出谶纬的可能世界。
第四章,探讨谶纬的可能世界。谶纬在本质上是虚构的,它的虚构性不仅表现在其中的大量故事中,也表现在它的各种占筮、卦气、星象、历律方面。这些知识看似是对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实质是对世界的想象性表达,继承了人类早期的诗性智慧。谶纬的虚构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渺无边际的可能世界。它拥有一套自己的逻辑规律和解释世界的“可能”的标准,为我们解释世界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不再局限于一个历史的真实世界。谶纬书目的标题就展示出一个神秘荒诞、幽微莫测的世界,似乎可以让人窥破天机。谶纬的可能世界规模庞大,时空神秘,基本遵循天人感应的逻辑。它虽因资料的残缺而零散无序,却能把我们带人一个虚无缥缈的可能世界中。
第五章,从意义编织的角度考察谶纬。谶纬的叙事者用敏锐的目光观察世界,他们生活在一个变动不居的历史中,日月星辰、珍禽异兽包裹着他们的生活。这些事物进入到谶纬之中,成为保存在谶纬文化中的生态记忆。他们以感应的目光去接收“天”发送出来的各种信息符号,万事万物的自然属性经过他们目光的过滤,剩下的只是各种具有警示功能的符号。抽取事物的符号意义是谶纬意义编织的第一步,接着他们从修辞性的角度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语言上的修辞包装。色彩、方位或者其他各种属性的归类是他们进行修辞的手段。色彩已经不是自然的色彩,方位也不再是地理上的方位,自然的物象属性贴上了各种文化的标识。意义编织的第三步是进行结构性构造。谶纬主要回答西汉以来的最为基本的问题:天人关系。这构成了谶纬叙事的深层文化结构,它以各种方式转变成五德终始说、三统论、符命论、灾异说、祥瑞说、占候说等文化表层结构,最终表现在形形色色的故事之中。这种转换结构为故事的生产提供了稳定的生成机制。谶纬文本因此有了无限的改写可能性,这也同时培育起读者的叙事心理期待和叙事思维指向。
第六章,考察谶纬的人物符号。谶纬中的人物是沟通天人关系的重要环节,里面的人物基本上都是接触警示符号的人。因此,他们最常见的行动就是接收、传达符号信息,任何人物的出现都带来各种信息。因此,谶纬中出现了大量的符命、异表和感生故事。纬书中的孔子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他不是帝王,却按照帝王的标准来塑造。谶纬的叙事者一大部分是儒生,他们需要孔子成为一个“素王”。于是诸多人物塑造的方法都集中在孔子身上,纬书中关于孔子感生、异表、符命的叙述也就特别多。从谶纬文本来看,这种塑造法为谶纬开拓出“箭垛式人物”叙事的传统。将谶纬塑造的人物放在史传、经传的叙事家族中看,谶纬塑造出来的人物是另一种“可能的人物”。
第七章,探讨谶纬对后世叙事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谶纬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主要在东汉盛行,后虽经打击而风光不再,但它却对后世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它不仅为后世提供了大量的故事,还发展成为一种叙事机制、一种叙事思维、一种叙事心理或是一种叙事价值取向。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历史叙事的深刻影响。谶纬充当历史价值的评判坐标,渗透在历史叙事体例、事件编排和历史叙事话语的编织之中。二是对文学性叙事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叙事理论方面的,也有叙事实践方面的。特别是对于小说,谶纬在小说文体的独立性和小说地位的变迁中都产生很大的影响。谶纬与诗歌的结合产生了具有特色的叙事形式——诗谶。另外,谶纬将文学性叙事的因子植入到经学文本之中,为经学保留了文学想象的空间。通过这种方式,文学性叙事渗透到中国的文化根基之中。三是对于日常生活叙事的广泛影响。简易的故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它的生产与传播提供了便利。日常生活叙事中的谶纬作为一种叙事心理期待在文化习俗、禁忌、生活故事中都表现了出来。
 
《中德私法研究(2012年)(总第8卷)》内容以结合国内、国外留德学者文章并邀请德国优秀学者于本著作发表文章,借镜德国私法发展成熟观念与制度,着力介绍德国、欧盟最新立法、判例、学说、论文、经典名著等相关作品,提供立法者、教学者、学习者对德国私法的了解,并以崭新、宏观的视野反馈在中国的问题解决与实践,在学术理...
143 Likes
本书是“中国书法教学丛书”的篆刻分册,赵宏编著,本套丛书由欧阳中石、柳斌担任顾问,赵长青、王云武担任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较有影响力的老中青三代专家联合编著,为书法学习者起到指引作用,有助于提高创作能力。...
156 Likes
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
86 Likes
本书以两晋宗室制度为主题进行研究,课题选题视角新颖,对两晋宗室的管理制度和宗室成员的仕宦制度作了全面深入的考察,提出了新的或独到的看法。并进一步对两晋宗室制度的渊源、变化以及与其他时代的区别以及宗室制度对两晋政治生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考察。...
154 Likes
《古舞探径:中国古典舞形态构成与语言研究》紧紧抓住中国古典舞形态与语言之间的逻辑关系,分上、下两章来论述,力求较深入地发掘古典舞的本体属性,并将与中国文化土壤中的民族艺术传统相联系,摄取戏曲、武术等类型以及太极、阴阳、道、气、形神等观念。《古舞探径:中国古典舞形态构成与语言研究》的论述和撰写不仅局限于...
62 Likes
    史密森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群落(机构),其旗下拥有美国众多的博物馆、美术馆、动物园及研究机构,在国际互联网上,它们统一以edu(教育)为域名,可见它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教育机构”。多年来,它以打造美国非正式教育的实验室为核心使命,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博物馆教育体系。本书是史密森政策研...
188 Likes
《金融危机、影子银行与中国银行业发展研究》主要讲述了2008年以来,由美国影子银行过度扩张引发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为了抗击风险,世界各国史无前例地紧密合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当效果初显的时候,2009年希腊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其后迅速蔓延至欧洲各国,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等欧元区国家均深陷其...
126 Likes
《隋唐佛学研究》作者通过问题式的研究发现,隋唐两代整体的佛学系统主要是围绕着缘起说、佛性论、修行成佛的方法与途径三种理论展开的,至于判教、法统等其他理论则处于次一等或辅助性的地位。《隋唐佛学研究》即循此思路,以探索天台、三论、法相、华严、净土、密教、律宗、禅宗等宗派的核心教义,不取赅备无遗。这样的研...
198 Likes
《道教壁画五岳神袛图像谱系研究》设定了三个章节。其中,第一章主要是对“五岳”一词形成时间和汉至唐宋以来有关山岳壁画情况的探讨,以及对现存寺观壁画五岳图像情况的考察列表。第二章是针对具体寺观中的五岳壁画神祗位业的考辨,以尝试建立五岳神祗图像的“小谱系”。第三章则是在第二章基础上的进一步阐发,通过对五岳壁画...
101 Likes
本书全方位地探讨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各个方面的问题,具体地提出了“全面积极养老”的方针,实现“全面积极养老”需要做的事,和作为动力的“政府、社会和老龄人”在实现“全面积极养老”中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发挥的作用。...
128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