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洗劫的中国财富 PDF 电子书

作者: 刘军洛
格式: PDF EPUB MOBI TXT CHM WORD PPT
图书简介: 《被洗劫的中国财富》内容简介:2013年,中国改革的步伐继续坚定向前:制度红利、城镇化的再推进、医疗体系改革、房价调控、相关宏观政策的陆续出台……
而与此同时,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美国、遭遇了2010年欧债危机的德国,以及蓄意制造“钓鱼岛事件”的日本,为摆脱各自深陷的困境——人口老龄化、高失业率、经济低迷,结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共同体。它们通过美元国债、欧元国债、日元贬值等金融战手段,推高中国房价、摧垮中国股市,意图控制和洗劫中国财富。
《被洗劫的中国财富》站在宏观经济的高度,从世界金融战、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形势的种种纷繁复杂的现象入手,以独到的视角鞭辟入里地解密了这些“冰山一角”下面隐藏的惊人内幕和真相,分析了中国经济和中国财富一直以来面临的危险和挑战。
在不见硝烟的全球经济战场上,有能力看清全局、洞察真相的人才不会遭遇“财富被洗劫一空”的命运。在全球经济处于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如何才能找到正确的出路,保全自己的财富不被洗劫?《被洗劫的中国财富》会给你想要的答案。
 
《明镜高悬:中国法律文化的多维观照》是作者徐忠明教授近年来思考和写作的结集。全书分五个栏目,从“核心观念”、“器物与图像”、“档案虚构”、“人物与制度”、“诗与小说”几个切入点对我国古代法律进行了跨学科考察。所涉内容,既有概念解读、人物考证、文化解释,也有制度梳理、司法实践考索、律条档案分析等。如通过对古代司...
110 Likes
《明天文学馆•中国当代小说少年读库:女儿家》是一本以“励志”为主题的中国当代小说作品选。写小说的人洋洋洒洒地编织着故事,他们喜欢把人物置于无解的困境之中,想象着笔下的人物在命运的旋涡里所做出的思考与抗争。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现实的美好与缺憾,人性的善与恶,生存的无奈和生命的哲学。那些在困境中勇敢前行...
147 Likes
《最佳中国儿童文学读本:给世界的请柬》是这一“最佳”系列的一个新成员。近些年来,我强烈地感受到许多读者对于原创儿童文学的关注和热情,尤其是在与一些中小学老师的交流中,他们对原创儿童文学的了解、阅读和推广的激情,常令我倍感惊喜与振奋。同时,我也一直认为,对于正处在语言学习关键期的孩子们来说,原创儿童文学...
126 Likes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丛书名 明天文学馆书名 中国当代小说少年读库-十八岁出门远行定价 20.00ISBN 978-7-5332-7339-2中图分类 文学开本 大32开作者或编者 张清华 主编出版时间 2013年6月 内容简介 今天的少年儿童,需要对文学作品进行广泛的阅读。古今中外适合少儿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可为其提供真正高品质的、风格多样的阅...
106 Likes
《我的辩词与梦想+中国大律师辩护词代理词精选:田文昌专辑(套装共2册)》汇集了其所代理的有代表性的案件辩护词、代理词、申诉状等。从高瑜泄露国家机密案到张宏海颠覆国家政权案,从大兴安岭火灾案、深圳消防英雄玩忽职守案,到南方周末系列名誉侵权案等,在很多必输的案件中,张思之律师秉承法律与正义的信念,坚持依法辩...
175 Likes
《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论语义疏》成书于南朝梁武帝年间,南宋乾道、淳熙以后亡佚。清乾隆年间由日本传回中国,其真实性无庸置疑。在《论语义疏叙》中,皇侃对《论语》的撰集成书、“论语”二字的意义及“论”前“语”后的原因、《论语》的不同传本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皇疏不仅经注文并疏,兼存疑说,而且采用了“义疏”体的新...
65 Likes
《中国离别诗形成论考》(作者松原朗)论述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中期约六百年间离别诗创作的历史,《中国离别诗形成论考》描绘出了离别主题在文学史上萌生、形成、确立、衰退的巨大消长的弧线。说明在文学中,主题既是固有模式,同时也是历史的产物;离别主题自身所形成的历史轨迹,便是一个证明。...
177 Likes
《明天文学馆•中国当代小说少年读库:十八岁出门远行》所选十一篇成长小说,可谓篇篇文笔优美,意境深远,卓尔不群,不愧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名家名作。它们作为文学经典的艺术魅力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中外读者共同见证。少年儿童朋友们不妨从中学习成长智慧,汲取成长的正能力量吧!...
160 Likes
《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增订本)》将聚落考古学和社会形态学相结合来研究中国文明的产生过程。认为中国文明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由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大体平等的农耕聚落形态,发展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含有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的中心聚落形态,再发展为城市国家的文明社会。书中对都城的起源、文字的起源、铜器的起源、阶级...
166 Likes
《中国文学研究典籍丛刊:艺概注稿(套装共2册)》是晚清著名学者刘熙载写的一部重要的文艺理论批评著作。全书遵循〔通道必简〕的精神,本着〔举此以概乎彼,举少以概乎多〕,寓〔显缺〕于〔隐备〕的原则,对当时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七种重要的文艺形式,一一进行了论述,其涉及领域之全面和深刻,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批评史上,...
111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