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堂北大人文课 PPT 电子书
格式:
PDF
EPUB
MOBI
TXT
CHM
WORD
PPT
图书简介:
许文娟编著的《每天一堂北大人文课》在吸取北大人文学院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以每天一堂课的形式,给广大读者奉献了一道文化盛宴。
同时,本书还结合了北大人文泰斗的思想、文化、美学、为人、处事、哲学等理念,结合当下的社会实际,从生存经验、人际经营、为人处事、说话艺术等方面,联系当下热点话题,涉及众多精神领域,集人文思想、人文常识、人文素养、人文关怀于一体,充盈你的大脑,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社会生存手册。
《每天一堂北大人文课》内容丰富、充实,避免枯燥的理论知识与说教色彩,办求立足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用极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使你了解到更为实用的社会生存常识与与人相处智慧。它既注重社会学理论的知识性介绍,又有经典案例,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认识社会、积累社会生存经验的参考用书。每天只需要花费5分钟,便可以使你懂得和掌握全面的社会生存经验知识,使你快速地适应社会,从而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人文通识课4》内容简介 本书自1992年第1版出版以来,获得了多项图书大奖,以其材料丰富、观点鲜明、结构编排合理成为流行至今的人文通识标准教材。本书的编写始终秉承一个宗旨,即在历史解读的框架内为读者提供一种有关文化表达和艺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这一宗旨将帮助读者运用不断提高的历史眼光来丰富和加深他们自己...
61 Likes
《爱丽丝梦游仙境》以梦幻般的故事将读者带入一个奇妙的世界。那里的一切扑朔迷离,变幻莫测,时而还穿插幽默诙谐的文字游戏、双关语或打油诗,读来好似荒诞,实际富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深刻的内涵,是智慧与幻想的奇妙结晶。据说本书在英国是莎士比亚作品和《圣经》之外发行量最多的书。本书也使其作者卡罗尔在成为数学家、逻...
172 Likes
《人文通识课3》内容简介: 本书自1992年第1版出版以来,获得了多项图书大奖,以其材料丰富、观点鲜明、结构编排合理成为流行至今的人文通识标准教材。本书的编写始终秉承一个宗旨,即在历史解读的框架内为读者提供一种有关文化表达和艺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这一宗旨将帮助读者运用不断提高的历史眼光来丰富和加深他们自...
139 Likes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内容介绍:小姑娘劳拉跟爸爸妈妈一起住在大森林里的一座小木屋里,在简陋而严酷的自然环境中过着一种单纯而勤劳的生活。书中的劳拉以小女孩天真无邪的眼光观察着生活的点点滴滴,如:大森林里的梅花鹿、大懒熊,冬天的白雪、春天树上的绿芽,还有小木屋里温暖的灯光。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简朴...
120 Likes
《绿野仙踪》内容简介:一个名叫多萝西的小姑娘与叔叔和婶婶住在美国堪萨斯大草原上。有一天,她和她的小狗,连同她所住的房子被可怕的龙卷风吹到了一个居住着梦赤金人的奇怪地方。多萝西想回家,一个好心的女巫告诉她,只有一个叫OZ的巫师才能够帮助她找到回家的路。多萝西踏上了寻找OZ的冒险之旅。一路上,她先后遇到几个...
158 Likes
译林人文精选《物种起源》版本说明在1859年至1872年间,《物种起源》一书总共出了六版。此外,在《物种起源》一书问世百年纪念的1959年,美国费城的宾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维多利亚文学研究者派克汉姆先生编纂的《达尔文集注本》(Morse Peckham:“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Charles Darwin: A Variorum Text”);《集注本...
188 Likes
《五个孩子和沙地精》内容介绍:本书是一本奇幻小说,讲述了一个自称“沙地精”的怪物和五个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沙地精可以满足人们的愿望,只是太阳一落山,它的法力便消失。五个孩子提出了一系列愿望,随着这些愿望的实现或消失,孩子们震惊、欣喜甚至懊悔。孩子们体验了种种心境与滋味,并在这一体验中心灵得到了的磨炼与...
199 Likes
《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柜》本书是“纳尼亚传奇”系列第一部。二战期间,为躲避空袭,英国一家兄妹四人住到郊区一个老教授家的古老大宅子里。他们通过一个神秘的旧衣柜进入奇特的纳尼亚王国。王国被邪恶的白女巫控制着,终年白雪茫茫,万物凋零。四个孩子和狮王阿斯兰一起,凭着巨大的勇气和智慧去解除纳尼亚的魔咒。正...
191 Likes
《彼得•潘》内容介绍 :小姑娘温迪,生活在一个不富裕的家庭里,平日里十分喜爱和弟弟约翰、迈克尔玩海盗游戏,也喜欢给他们讲故事。就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会飞的男孩彼得•潘,飞到了他们的窗前,说要带他们去一个神奇的地方。温迪、约翰和迈克尔都高兴极了,于是,他们很快就跟着彼得•潘学会了飞翔,而且跟着他飞到了一...
197 Likes
本书是作者十年来的论诗选集,其中有现代诗研究,有当代诗评论,也有古典诗欣赏。作者博涉与圆览兼具,尤其擅长对诗歌文本的擘肌析理,加上文笔流丽精准,所以极具可读性。作者惯能将中西会通,古今映照,处处强调形式的重要,但也不放弃对现实问题与观念世界的关注;时时借重理论的力量,但又不自囿于对理论的搬弄,而是入...
124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