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论:诗歌的结构主义批评 PDF 电子书

作者: 高友工
格式: PDF EPUB MOBI TXT CHM WORD PPT
图书简介: 本书由高友工和梅祖麟合著的三篇论文,先后发表于1968、1969、1971、1973以及1976年,原载于《中外文学》,为其返台讲学之稿,后收入黄宣范所著《翻译与语意之间》(台北联经,1978)。这三篇评论唐诗审美功能的论文深化了唐诗格律的演化研究,章明了中国文化的抒情传统。
高友工在海外汉学圈影响深远,他被认为是继陈世骧之后最重要的抒情论者,连颜昆阳也称赞:“20世纪70年代,高友工从深入研究律诗演化,发展至中国音乐、书法、文学理论、绘画理论等艺术领域的抒情美典,彰明中国文化中的抒情传统,其论述体大而思精,对海外中国文化研究的影响既深且远。”高友工最大的成就是将西方源自燕卜荪等人的新批评派理论引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运用中,从而奠定了海外传统抒情学派的理论基础。
梅祖麟,清华大学已故著名校长梅贻琦的侄子、燕京大学校长梅贻宝之子,是汉语语言学方面研究的一代宗师。本书系两人合著而成。
 
《摄影新批评丛书》以跨学科的视角对中国当代摄影的现象和特征进行梳理和思考,以摄影批评、摄影史研究、随笔以及访谈等灵活多样的文本样式,全面呈现中国摄影历史与现状的文化图景。本书为《摄影新批评丛书》之一。 收藏夹赵俊毅收藏颇丰。从摄影术传入中国以来,国内早期的个人摄影画册,到民国期间活跃于中国摄影界的摄...
162 Likes
《摄影新批评丛书》以跨学科的视角对中国当代摄影的现象和特征进行梳理和思考,以摄影批评、摄影史研究、随笔以及访谈等灵活多样的文本样式,全面呈现中国摄影历史与现状的文化图景。本书为《摄影新批评丛书》之一。从编辑到主编,从媒体人到策展人,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红星胡同到“798”,全书通过著名策展人那日松二十年...
91 Likes
《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内容简介:萨义德生前整理的最后一部著作;为他唯一的信念——人文主义辩护。他在政治方面拥有巨大的勇气,他的雄心投入巴勒斯坦的自由事业并每每为之而碎,他最著名、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那些政治话题和政治斗争的思想延伸,他作品的措辞也常常带有鲜明的政治性色彩:基于这些原因,爱德华•萨义德的思...
136 Likes
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十年来在当代文学批评和研究方面的文章,书名题曰“从‘实感经验’出发”,乃是源于近些年作者在不同场合对于“从实际生活中得来的经验和感受”的强调。全书分为“当代艺文漫笔”、“对话与漫谈”、“倾向与潮流”、“批评随感”四辑,共收入有关当代作家作品、文学思潮、理论反思的论文及对话二十篇。...
164 Likes
本书内容是作者从近几年百余万字的批评文章中精选出来的,涉及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路向、如何重审和评价中国当代文学的成就与问题、如何以别样的眼光解读当代革命文学中的“潜结构”、如何看待和阅读中国当代的重要作家与作品、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的文学批评等问题与领域,作者笔触既宏观又细腻,在注重思想方法的同时...
131 Likes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文学理论与批评经典:诗与感觉的命运》是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诗歌理论与批评著作。在书中,斯图尔特通过对从古希腊史诗到后现代诗歌的广泛阅读,开创性地在文化中探索诗歌中的感觉路线,循序渐进地剖析人类感觉经验、面部表情、发声方法、动作与韵律在诗歌接受中的作用。作者展示了她对诗歌形式...
122 Likes
摄影新批评丛书》以跨学科的视角对中国当代摄影的现象和特征进行梳理和思考,以摄影批评、摄影史研究、随笔以及访谈等灵活多样的文本样式,全面呈现中国摄影历史与现状的文化图景。本书为《摄影新批评丛书》之一。 本书为旅美摄影文化学者陈建中的个人随笔集。全书收录了作者自2007年以来在国内外中文摄影刊物发表的专栏和...
177 Likes
本书针对当前中国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和重要作家作品,展开具有原创性的思考和批评。学术性是该书的主要特点,它不是情绪的宣泄和感性的抒发,更不是廉价的吹捧或无原则的詈骂,而是严谨的、学理的、力求全面和客观的剖析,是立足于问题本身的努力探究。该书还对一些基本的文学理论和思想文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本书的内...
198 Likes
好的批评家首先是一个理想的读者。所有的文学批评都应基于与作家的拟想的、潜在的对话基础之上。本书秉着这种对文学批评活动的理解,重新将中国现当代文学进程中的创作现象、审美取向、作家作品语境化,进行一种具“同情之了解”的对话性阅读与批评。内容涉及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审美选择、京海派文学与都市文化、现代出版机...
188 Likes
作者近年来一直倡导新实证主义文学批评,主张文学批评中应注重“形证”、“心证”、“史证”相结合,即审美形式分析、精神心理分析、社会历史分析相结合。这是一种“大文学批评观”,它既是对“文史哲”三位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形态的回归,也是对西方现代和后现代多种文学批评理论资源的融合。本书收录了作者十多年来的文学批评文...
101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