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基督徒与儒家伦理--豫西李村教会个案研究 CHM 电子书
格式:
PDF
EPUB
MOBI
TXT
CHM
WORD
PPT
图书简介:
《乡村基督徒与儒家伦理--豫西李村教会个案研究》由李华伟编著。
《乡村基督徒与儒家伦理--豫西李村教会个案研究》按照己一五伦一五伦之外的顺序,考察了李村普通村民与基督徒在自我、五伦内及五伦之外关系建构上的不同展示与表达。
伦理的转型与自我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宗族的弱化、家庭结构的核心化,个体自我中心主义膨胀,传统时期作为继嗣续谱内的自我日益异化为无公德的原子式个体。在道德权威与道德舆论压力缺席之下,无公德的原子式个体,必然不断突破伦理底线,造成道德失范的局面。
李村个案说明,村民孝道现状堪忧,儒家孝道伦理已在李村教堂区域内失去了基础,只是作为一种需要被激活的伦理之一处于潜伏状态。与非基督徒村民的普遍不孝行为相反,李村基督徒相对比较孝顺。在基督徒新自我以及分别为圣、与世人相区分的观念下,基督徒强调孝顺,但所践行的孝道伦理,却是以儒家伦理为基础的。充满悖论的事实是:乡村基督教恰恰充当了激活儒家孝道伦理的工具。基督教激活了儒家伦理,但同时也改变了儒家伦理。
就五伦之外的伦理而言,儒家比较薄弱,而基督教则较为丰富。李村基督教领袖通过塑造魔鬼、开展属灵运动、分类治理、树立榜样等治理术,树立了基督徒群体的身份边界。基督教传人后,基于信仰而产生的“灵胞”之间的信任,甚至扩展至从未谋面的基督徒,信徒之间建立了超越五伦之外的新型人际关系。基督徒独特的群体身份促使其培养了博爱、怜悯与宽容精神,逐步改变着当地的某些社会交往规范。在传统“积德行善”的公共参与伦理之外,李村教会树立了新的公共参与伦理。李村教会对内可以促进合作习惯与公共精神之培养,对外可以促进国家意识之培养,可成为一定程度上富有公共性的社会组织。
研究发现,基督徒新自我的确立是基督徒能够践履孝行、改变交往规范及从事公共参与的前提,而“分别为圣”“唯恐羞辱了耶稣的名”“做盐做光”则是基督徒践行伦理的动力。基督教并未像韦伯所言的那样全面塑造基督徒的生活,“区别于世人”“分别为圣”的逻辑只适用于李村基督徒孝道、 “行善”式的公共参与行为,而并未延伸至计划生育、送礼等行为。
在“区别于世人”“唯恐羞辱了耶稣的名”等基督教观念的影响下,李村基督徒与世人相区分的愿望及其指导下的行为,果真将基督徒塑造得与非信徒不一样,这种不同反而成为其自我的定位和群体身份标志。这样,在外人看来,基督徒在孝行、社会交往和公共参与方面确实与非信徒不一样,这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埃利亚斯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文明的进程》是埃利亚斯的成名之作,出版后轰动西方世界,成为畅销书。我们习惯把文明看成一种摆在我们面前的现成财富,但在埃利亚斯看来,“文明的表现”绝非天然如此,文明是一种过程,是历经数百年逐步演变的结果,是心理逐步积淀规范的结果。传统社会学把人和社会看成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实体...
64 Likes
《李敖50年唯一自选集•中国性研究》内容简介:《中国性研究》包括《中国性研究》和《中国命研究》两个部分。《中国性研究》所收文字,有学术性的,也有通俗性的,全部环绕中国人生殖器官、两性肉体、两性观念而论述,其中为了阐明新意,也偶羼进一点洋玩意。《中国命研究》,李敖认为自己对天地、阴阳、日夜、善恶、贤愚、...
165 Likes
三十年来,中共党史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出版或发表了大量的相关著述。这些研究成果几乎涉及中共党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由于研究者占有的史料不同,分析问题的视角不同,或者所持立场不同,在对同一事件或人物进行研究时,往往作出不同的评判,提出了不同的学术观点,形成了不少争议问题。由于中共党史研究的特...
171 Likes
《中国名画研究(精)》由李霖灿所著,本书共有36篇,其排列的顺序,亦是由一张一张的单幅画开始,如《职贡图》、《明皇幸蜀图》、《溪山行旅图》等,它们排列的顺序,大致上亦是依据时代之先后。单幅画之后就有了综合性的论题,如松石、寒林、古木竹石,以及南北宋的山水画和中国画的构图研究等,可供相关读者阅读参考。...
177 Likes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内容简介:2010年起,中央财办启动“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课题,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和1929年大萧条的发生、演变和影响进行比较研究,期望以史为鉴,理解今天,展望未来。“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课题组邀请了人民银行、银监会、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家开发银行等单...
100 Likes
原本由媒体组织掌控的大众媒体已经逐渐蜕变为人人都有机会参与的“公众媒体”。本期我们焦点话题是: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未来人人都可以是记者的趋势中,讨论媒体在这样一种实况中如何运作、经营。...
193 Likes
《到芬兰车站:历史写作及行动研究》讲述了意大利边城那不勒斯,穷学者维柯,正伏案撰写一部引发史学新思维的巨著;革命之都巴黎,密谋颠覆拿破仑皇朝的革命家巴贝夫,慷慨陈词临刑前的自白;伦敦,流亡者的新故乡,革命传单与当票陪伴着马克思,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圣彼得堡红旗挥舞,列宁与托洛茨基口号高亢,宣告罗曼诺夫...
183 Likes
内容简介 现代工笔画大师于非闇系统整理古代及当代画家的颜色、颜料技法,结合绘画实践,将其毕生所学与独门秘技毫无保留地记录下来。这本小册子篇幅不大,却是研究中国传统绘画颜色、颜料的里程碑式的巨著。书中记载的相当多的颜料制备方法,在现今化工颜料的冲击下已经濒于失传。《中国画颜色的研究》详细介绍了中国画...
176 Likes
《流动的家园:"攸县的哥村"社区传播与身份共同体研究》是国内传播学界第一次对中国流动人口进行社区传播研究的专著。视角第一次探向都市里村庄特有的媒介基础建设(media infrastructure),包括传统的以粤文化为底蕴的原村民文化设施、流动人口的人际交往点(sites)和以互联网和手机等现代通信技术和新媒体为代表的媒介环...
70 Likes
本书稿是《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研究书系》第二辑之一种,是一部涉及中国古代一个特殊的神学领域(包括谶纬神学、星占术、历律学、术数学、政治预言术等)与古代政治间的相互关系的书稿。全书除《绪论》外,分上篇《天命与预言》、中篇《祥瑞与灾异》、下篇《历数与历术》,涵盖了古代神学的主要内容。作者主要关注中国中...
199 Likes